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

2025-04-09

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52年,2000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本。2007年,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“良好”等次;2011年,获批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(试点)单位;2012年,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;2014年,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(学院)联盟;2016年,入选全国100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;2017年,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;2018年,获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,入选教育部19所“AI+智慧学习”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学校;2020年,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;2021年,获批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;2022年,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,获批教育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改革自主试点单位;2024年获国家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获得教育、电子信息、美术与书法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。

学校坐落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全球绿色城市、中国十大名茶“都匀毛尖”茶都、“中国天眼”家乡——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。现有中国语言文学等贵州省区域一流学科建设点4个,教育学等省级重点学科11个,国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、2011协同创新中心、高校重点实验室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及以上平台41个。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、数学与统计学院、教育科学学院、计算机与信息学院、美术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,涵盖文学、理学、教育学、法学、经济学、历史学、管理学、工学、艺术学、农学等学科门类,建有52个本科专业,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,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,面向全国28个省(市、自治区)招生,在校研究生、本科生、国际学生约1.4万人。

根据发展需要,现向海内外诚聘博士人才。

一、引进计划及时间

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,2025年我校拟面向社会公开引进工学、农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、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(医学、药学相关专业除外)等学科门类的博士15名。符合条件的人员,全年可以应聘,择优录用。     、引进条件

(一)基本条件

1.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;

2.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、法律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,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四个意识牢固,四个自信坚定,能忠诚践行两个维护

3.品行端正,积极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,师德师风良好;

4.无违法犯罪和不良道德记录,无意识形态问题和非法从事宗教行为;

5.四类人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0周岁(年龄计算截至日期为20251231日)

6.具有博士学历学位;

7.身体健康,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心条件。

(二)有下列情况之一者,不得作为引进对象

1.受过党纪、政务处分尚未解除处分的;

2.近五年在机关、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中曾被确定为不称职”“不合格的人员;

3.曾被开除公职或在机关事业单位被辞退未满5年的;

4.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(或受过劳动教养)的(含正在服刑期间的);

5.有违法违纪嫌疑正在接受审查的;

6.不符合招聘岗位所要求的相关资格条件的;

7.有法律、法规及其它相关规定明确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它情形。

三、人才需求

(一)人才类别

1.常规引进

1第一类人才: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,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,国家自然科学奖、科学技术进步奖、技术发明奖获得者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科学家或专家组成员,国家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(万人计划)杰出人才入选者,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,在国际学术技术界享有一定声望,或对某一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著名专家、学者,或与此类人才具有相当职务或荣誉称号者。

2第二类人才: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(也称千人计划)入选者(包括创新人才长期项目、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)、国家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(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)、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,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,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,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获得者,科技部“973”项目首席科学家,科技部“863”项目首席科学家,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,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国家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,或与此类人才具有相当职务或荣誉称号者。

3第三类人才: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(千人计划)青年项目入选者,国家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领军人才“青年拔尖人才”入选者,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青年学者项目(也称为“青年长江学者”),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,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(同时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)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(高校青年教师奖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、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)获得者,国家部委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、科研平台负责人或项目主持人、学术奖励称号获得者,省(部)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领衔人,省(部)教学名师奖获得者,省(部)级青年创新人才奖获得者,省(部)级青年科技奖获得者,省(部)级优秀科技工作者,省委重点联系(核心)专家,省委联系(省管)专家,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省(部)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,省(部)级十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或优秀拔尖人才入选者,省级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,或与此类人才具有相当职务或荣誉称号者。

4第四类人才

1. A类人才:国内高校毕业须具有博士学历学位;海外归国博士须有经教育部留服认证的博士学位证明材料。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,能为学科专业建设做出较大贡献,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(不含50周岁)。2020年以来取得以下学术成果条件之一

主持国家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以上,或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及以上。

自然科学类专业毕业的博士,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有5篇及以上被SCI期刊收录https://www.sgmtu.edu.cn

八、未尽事宜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商上级部门研究确定。

附件:

1: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岗位信息表.xlsx

2: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25年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报名表.xls



黔南民族师范学院

2025年4月9日


原链接:https://rst.guizhou.gov.cn/zwgk/zdlyxx/sydwgkzp/202504/t20250409_87490541.html